USB Type-C是什么?
USB Type-C的誕生并不久遠,在2014年8月發(fā)布的USB 3.1標準中才剛剛定稿。它是一種新型USB線纜及連接器的規(guī)范,定義了包括連接器、端口、容器和線纜等在內的一整套全新的USB物理規(guī)格。
全新的接口尺寸和略顯酷炫的名稱,非常容易使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消費者以為這是一種全新的USB標準,但實際上并不是。USB Type-C只是USB 3.1標準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新的標準。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與常見的USB 2.0類似,USB 3.1標準仍有Type-A(常見于電腦主機)和Micro-B(常見于安卓手機)等接口,Type-C并不是消費者享受USB 3.1高速數(shù)據(jù)傳輸?shù)奈ㄒ贿x擇。
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帶寬大,傳輸速度快。經(jīng)過改造后的新版Thunderbolt 2接口,可以實現(xiàn)雙向20Gbps的理論傳輸速度,遠高于USB 3.1的10Gbps理論傳輸速度。
成本控制:在Intel的強力控制下,Thunderbolt接口芯片的價格多年來居高不下,對各種相關設備的制造成本和零售價格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而USB Type-C芯片的售價相對低廉很多,可以極大幫助蘋果控制硬件成本。
供電能力:Thunderbolt接口僅能提供最大10W的功率輸出,而USB 3.1 Type-C接口可以提供高達100W的功率輸出,即可以通過Typc-C接口無需任何適配器直接為另外一部筆記本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充電。
接口尺寸:相比USB Type-C的纖細(2.5mm),Thunderbolt接口在尺寸上并不占有任何優(yōu)勢。
擴展能力:USB 3.1擁有廣泛的擴展空間,包括4K影像的DisplayPort輸出也可通過USB 3.1輕松實現(xiàn)。
USB Type-C到底有哪些優(yōu)勢?
說到USB Type-C到底有哪些優(yōu)勢呢?尺寸小,支持正反插,速度快(10Gb)。這個小是針對以前電腦上的USB接口說的,實際相對android機上的microUSB還大了點:
尺寸對比:
USB Type-C:8.3mmx2.5mm
microUSB:7.4mmx2.35mm
而lightning:7.5mmx2.5mm
所以,從尺寸上我看不到USB Type-C在手持設備上的優(yōu)勢。而速度,只能看視頻傳輸是否需要了。
這里說一下,USB3.0只有一組RX/TX,速度是5Gb,USB Type-C為了保證正反都可以插就用了兩組,但實際上數(shù)據(jù)傳輸還是只用了一組RX/TX,速度就已經(jīng)達到10Gb了。如果后面升級協(xié)議,兩組都傳的話就和DisplayPort一樣20Gb了。
USB Type-C的工作流程
上圖DFP (Downstream Facing Port)也就是主, UFP (Upstream Facing Port) 為從。除了DFP、UFP,還有個DRP (Dual Role port),DRP可以做DFP也可以做UFP。當DPR接到UFP,DRP轉化為DFP。當DRP接到DFP,DRP轉化為UFP。兩個DRP接在一起,這時就是任意一方為DFP,另一方為UFP。
在DFP的CC pin有上拉電阻Rp,在UFP有下拉電阻Rd。未連接時,DFP的VBUS是無輸出的。連接后,CC pin相連,DFP的CC pin會檢測到UFP的下拉電阻Rd,說明連接上了,DFP就打開Vbus電源開關,輸出電源給UFP。 而哪個CC pin(CC1,CC2)檢測到下拉電阻就確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順便切換RX/TX。
電阻Rd=5.1k,電阻Rp為不確定的值,根據(jù)前面的圖看到USB Type-C有幾種供電模式,靠什么來甄別?就靠Rp的值,Rp的值不一樣,CC pin檢測到的電壓就不一樣,然后來控制DFP端執(zhí)行哪種供電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里畫了兩個CC,實際上在不含芯片的線纜里只有一根cc線。
含芯片的線纜也不是兩根cc線,而是一根cc,一根Vconn,用來給線纜里的芯片供電(3.3V或5V),這時就cc端沒有下拉電阻Rd,而是下拉電阻Ra,800-1200歐。
當CC pin兩個都接了下拉電阻《=Ra,DFP進入音頻配件模式,左右聲道,mic都俱全,如上圖。
標簽: USB TYPE-C